選擇外胎的順序應是
先依用途選擇胎寬,考慮胎紋,使用時再視情形調整胎壓。

關於胎壓和胎寬兩者的調整問題
我通常考慮到負重和路況及氣候,目的等。負重指的是單車本身以外的,像是人或外掛的行李;路況是指鋪設路面的平坦與否,或是未鋪設路面為泥巴,石子,硬土,或是水泥面等;氣候指氣溫和下雨與否等;目的指旅行,運動或競賽等。

@選擇細胎的可能有
車手較輕,路面平坦乾燥,爛泥巴路,逆風,氣溫偏低,欲競速而犧牲舒適性等。好處是騎乘較輕鬆,風阻較小,加速減速輕鬆(因為旋轉慣性小);壞處是標準胎壓較大,較不舒服,旋轉慣性小以至於等速前進時較費力(旅行不適)。又長途下坡頻煞車的情況下若使用不當易使溫度過於集中而爆胎。像是長期的不斷地使用煞車應使用點煞來使車框及外胎有散熱的時間。

*爛泥巴路選擇細且深爪的外胎的理由是,使輪胎下陷到泥巴下較硬的土層以獲得較佳的摩擦力。

選擇寬胎的可能有
單車的負重大,路面不良而過於顛簸,為任何只講求抓地性的場合,皆可以寬胎來解決。好處大抵不離舒適、抓地性佳、不易爆胎(氣壓低且散熱面積大)、旋轉慣性大,以至於在中低速時風阻影響不大時,等速前進較省力(可以做個簡單的實驗,把前輪抬起,試著旋轉看看,是不是比細胎來得費力?使之從靜態到動態的能量需要較大,故從動態回復到靜態也需要較大的能量)。壞處是加減速較費力,也就是爬坡時較累,和風阻較大。但綜合來講,用於一般通勤及旅行上相當合適。

輪胎的選擇

選擇外胎尺寸外,還需要選擇適當的胎紋,適當的胎紋在一般使用上,對安全有極大的影響,在比賽時則更是成敗的關鍵!

一般可分為三大類

一﹒通用胎(universal),也就是沒有方向性,一般品質較差,但用於一般通勤  則足矣
二﹒有方向性公路胎,最普遍所知的是人型紋胎,方向為:

  ︵
   人︳
   人︳ ↑人型紋朝單車前方 
 =人= 〔左為輪胎上視圖〕
   人︳
   人︳
   ︶

人型紋在於排水性佳,另一種網狀細紋亦是目前主流之一,其紋路則在於增加總體摩擦力。人型紋的結構是,胎面人型內陷,其餘皆為平整胎面。

三﹒有方向性越野胎,人型紋也具有地位,不過結構正好和公路胎相反:人型是上凸的,目的在於增加三種摩擦力中的刮動摩擦力。其方向性一般和公路胎一樣,但後胎在碎石路等硬的乾燥越野路面,則可將其反置;若於泥巴路面則還是維持胎紋朝前。其他若非人型紋的話,其胎身多標有方向,應按其指示來安裝。在此注意,前胎決不可以反置,會影響排水性外,也會影響操控性。

 至於越野胎胎抓的深淺選擇,則應視路面情況來定。通用守則為,路面凹凸情況狀如何,胎面也應當一致。該注意的是,並不是胎爪越大越深越好,因為摩擦力視接觸面積而定。為什麼和高中物理說的不一樣?理由是高中物理的定義為完美平面,增加面積並不會增加實際接觸面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物理的假設

@可視情況提高胎壓的情形,例如車手或行李較重,負重大(亦可以用寬胎來解決);路況平坦,無須擔心跳動增加疲勞等的問題;氣溫較低,路面乾燥,無須擔心輪胎打滑等問題;目的為運動或競賽等。

@可酌量降低胎壓的情形,例如車手較輕,像是較嬌小的女生,亦可視情況使用較細的外胎;路況較差的鋪設路面(台灣的鋪設路面多是),硬土,石子,水泥面等;路面氣溫偏高(像是沒有樹蔭的鋪設路面),路面潮溼,等,為避免打滑及爆胎;目的為運動或旅行。

@可能傷害外胎的行為
1.
胎壓過低,最顯而易見的特徵為外胎兩側起波形紋,有破裂之危險
2.
過大的外來物傷害,例如明顯的割裂傷等
3.
不當或緊急煞車,造成外胎某部份的嚴重磨損,擦傷
4.
長期受陽光直射傷害,胎體有脆化剝落的現象
..
後三點有更換外胎的必要。

資料來源:師大單車社

 

文章轉載自 天下一家鐵馬家族

http://tw.myblog.yahoo.com/jw!N0.58VqLEwM86GZi5QZM/article?mid=654&prev=663&next=584&l=f&fid=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u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