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墊步

是很有用的技巧──就是「墊步」,噹噹!什麼是墊步呢?就是輕輕的在踏板上墊腳尖,把力量向上傳,然後把身體整重心個向上引的技巧。 

步驟是這樣的:
1.屁股離開座墊,但維持弓背姿勢(需要身體保持彈性)
2.在進入障礙點(區)之前,上半身下伏,至最低點時,用腳掌在踏板上輕輕施力,好像要墊起腳尖一樣
3.好像練習投籃那樣,利用腳掌產生的力量,傳遞至軀幹的過程,依序將身體各部位抬高,此時後輪剛好經過障礙點(區)
4.此過程與兔跳十分接近,差別之一,在於腳掌施力的量值較小,但過程拉長。差別之二,尤為重要;不同於兔跳,步驟三所產生的力量傳遞到軀幹的過程中,上半身要維持下伏的姿勢。這意味著屁股會翹得很高(因此也不需要像兔跳那樣拉龍頭)。

「墊步」這個技巧的意義何在呢?
在於藉著給與身體的質心一個向上動能,將落在後輪上的重量減少,繼而減低不良路面對後輪的影響。

不良路面對後輪的影響分為兩個部份:1.打滑 2.顛簸  墊步的初階應用,就是用來對付打滑的情況。
假設原來你就騎在非常筆直的路線上,那麼即便地板是磨光並潑上了油的不鏽鋼板,也不可能發生打滑的情況。(除非你亂動)所以,會打滑的原因,是我們一邊轉彎,又一邊遇到沙地或積水的情況。這時候如果速度並不太快(太快是指快到必需仰賴「慣性壓車」,這個自創的詞未來我再找機會說明)那麼我們可以在進入沙地或水漬之前,預先墊步讓輪胎與地面的接觸力減少,如此就不會發生向彎道外側打滑的情況。

看到這邊可能有人要質疑:正向力減少,摩擦力不就減少而不能提供過彎所需的向心力,而更易打滑嗎?

這很容易解決,只要在墊步的時候,是輕微向彎道內側傾斜的方向跳,就等於「預先提供向心力」,意即:在經過水漬的那一霎那,我們已經預先提供身體那段時間所需的向心動能(透過「斜向墊步」造成的一個擺動),所以在那個瞬間,輪胎與水漬的接觸面上,是沒有側向摩擦的,從而避免了打滑。

從力學的角度分析,墊步的動作使我們的質心繼續留在圓弧軌跡上,但墊步同時車子被推離身體(也是被推向彎道外側),因此那一瞬間後輪的路徑是直線。因此不會打滑。

第二部份用來介紹用墊步來對付顛簸的方法。

除了「麵包」以外,需要減速的路段,還會出現一種「小餐包」,我又在耍冷了,其實就是那種白色的減速條。

相信在街道上混過一段時間的車友都有這樣的經驗:經過那些一個接一個的小餐包時,如果輕輕的墊步,能有效減少車身隨路面起伏振動的幅度。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我們實行墊步的過程中,落在後輪的重量減少,當後輪底下的路面在上下起伏時,後輪輪胎與整個車身結構,到我們的腿部,所承受的壓縮力便隨之減少。較小的壓縮力被釋放時產生的彈簧力也較小,因此,車身與身體的整體振動便減小了。

將這個技巧運用在對付下坡彎道上的小樹根,只要加入上一篇,過彎時遇到水漬的方法──利用「斜向墊步」預先給身體提供適當的向心力,也就是似乎稍微有點向彎內兔跳(但不是真的兔跳)那樣,就能使小樹根不致於抵擋住後輪;因為落在後輪上的重量減小了,所以輕輕地就從樹根上「撥」開了。

不過代價是離開樹根之後,回到地面的瞬間,車身的傾斜度會大於正常的狀態,要用力將車身拉回身體的正下方,也就是將之前向彎道內側「預置重心」時,向彎內「過量偏移」的身體重量,扳回到車身的正上方,如此才能獲得將車身回正所需的足夠力量。


注意:這兩篇只是紙上談兵喔!而且,因為描述得很抽象,我想只有有經驗的車友才能看得懂吧,所以不要輕易嘗試,從經驗和身體的感覺出發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騎乘的過程中,基於各位因人而異的學習過程,在漸漸運用上其中一部份技巧的過程中,或許反而發現我說的一些細節不盡正確!

 

 

資料來源:師大單車社


文章轉載自 天下一家鐵馬家族

http://tw.myblog.yahoo.com/jw!N0.58VqLEwM86GZi5QZM/article?mid=847&prev=1003&next=819&l=f&fid=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u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